在网上,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娱乐圈名人的家族背景,他们的祖辈往往是显赫一时的权贵。例如,岳云鹏自称是岳飞的后人,那英声称自己是满清叶赫那拉氏的后代,吴京则说自己是清朝旗人后裔。虽然这些话多半是大家开玩笑时说的,但有时也带有一些自豪的意味。而冯巩老师的家族背景则相对清晰,因为冯巩的曾祖父冯国璋,曾是民国时期的副总统和代总统,这段家族历史也不难追溯。对冯巩老师的喜爱或许让我们对其祖上的冯国璋也有了更多关注。
冯国璋出生于河北省的河间市。年仅25岁时,他便投身淮军,次年便进入天津武备学堂学习步兵学科。30岁时,他转投聂士成门下,并得到聂士成的推荐去日本考察军事,学习现代军事理论,这一经历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冯国璋的事业真正迎来了巅峰,得益于他在袁世凯的麾下随军征战,尤其是在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时立下了赫赫战功。袁世凯因此重用冯国璋,先是任命他为补用知府,随后调任济南,负责武卫右军以及山东督军的职务。
冯国璋的生平履历看似简单,实则充满波折。复杂之处在于,他在袁世凯称帝的关键时刻成为了袁的得力助手,帮助袁世凯进一步巩固了权力,官职也不断上升;但简单之处在于,他在袁世凯图谋复辟帝制时,坚决站在了反对的立场。从历史的角度看,冯国璋所处的时代风云变幻,许多人在这个时期都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,冯国璋的选择也不例外。更重要的是,冯国璋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决策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,毕竟袁世凯的复辟图谋不仅违背了民意,也对国家的未来带来不小的危害。
展开剩余74%冯国璋与王士珍、段祺瑞共同被誉为“北洋三杰”。自民国成立之日起,北洋政府高层的权力大多由这三人把控。袁世凯去世后,黎元洪成为总统,而冯国璋则出任副总统。此时,冯国璋依然担任江苏督军,他在南京宣誓就职。然而,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,导致了国会解散,王士珍也被推举出来组织新一届国会。与此同时,段祺瑞便密谋通过安徽督军张勋带兵入京,制造一场复辟的闹剧。为了避祸,黎元洪逃入日本公使馆,并致电冯国璋,请他代为行使总统职权。
冯国璋代行总统职务,标志着北洋三杰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。冯国璋来到北京后,才真正意识到段祺瑞、王士珍、黎元洪之间的明争暗斗有多么激烈。张勋的复辟闹剧最终被段祺瑞出手镇压,但两人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在演一场戏。冯国璋对于这种内斗感到极为不满,最终决定联系黎元洪,希望其重新复职。不久之后,冯国璋辞去副总统职务,回到河间的家乡享受晚年。随着直系与皖系之间的矛盾加剧,徐世昌上台后请冯国璋出山调解。然而,冯国璋意图大展宏图时,却不幸因病去世。虽然官方称其因病去世,但在那个政治动荡的时代,冯国璋的突然死讯无疑引发了许多疑问。毕竟那时许多政要命运多舛,冯国璋的死也许是为了给他后世的声誉留一份尊重。
冯国璋作为副总统和代总统,在去世后依照国葬标准安葬。冯国璋的墓园自1917年起开始修建,历时三年方才完工,墓园的布局气势恢宏,东西长达103米,南北达897米,总占地面积达138亩,设有碑、亭、台等设施,颇具帝王陵墓的风范。然而,从1937年7.7事变开始,墓园多次遭到破坏。1966年,冯国璋的墓室被红卫兵和部分群众挖开,墓园遭到彻底毁坏。直到2008年,冯国璋的墓园才得以恢复建造,但如今的墓园已无法还原其昔日的威严。
事实上,冯国璋的真正墓地并不在这座国葬墓中,而是位于半截河村的冯氏祖茔。文革时期,冯国璋的墓室被撬开,经过五十多年的埋藏,他的遗体居然没有腐烂。冯国璋的陪葬品现已存放在河北省博物馆。冯国璋在1910年为《冯氏家谱》撰写序言,规定家族辈分的字辈是“国家海禁开,东方大事起”,这也反映了冯家对于国家未来的深远期待。根据家谱的规定,冯国璋的曾孙辈应当以“禁”字辈为主,但由于时局的变迁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,冯国璋的后代最终未能遵循这一规定。冯巩这一代人直接跳过“禁”字,取了单名,而冯巩的儿子冯开诚则恢复了启用字辈的传统。由于冯国璋的墓地不对外开放,因此并不建议前往参观。
这篇文章着眼于记述冯国璋的生平和家族历史,内容基于历史资料进行描述。如果文中有任何不准确之处,敬请读者海涵,并期待大家提出建设性意见。
发布于:天津市网配查配资-股票如何开杠杆-网络配资炒股-114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